博物馆的设计中,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向社会提供的特殊精神产品,同时也是博物 馆向社会展示藏品和研究水平的载体,它凝聚着博物馆工作者的科学艺术劳动。
在我国,博物馆基本上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对于前者,重要的一条是 尊重历史,准确地利用展品反映人和事件以及社会发展。这类博物馆陈列不能随意 虚构情节渲染事件的本来面目,在陈列艺术处理上既突出揭示其展品的本质,同时 兼及相互关联的其它方面。艺术类的陈列主要通过艺术实物,反映人类的艺术实践 和审美意识的发展变化规律,揭示美的本质,给人以美的感受和教育。自然类博物 馆陈列应揭示自然发展变化规律,突出人类对自然的保护和利用,用科学的观点表 现自然环境和生物种群的生活状态。科技类的陈列在于展示人类科技发明创造成果, 扩大科技应用范围,普及科技知识。概括来说这是各种类型博物馆陈列的基本内容 和要求,陈列艺术设计就应该围绕着这些宗旨进行整体的形象的设计构思,做出与 内容相一致的形式构成方案,它应该是惟一合适的,追求完美的,而不应当是程式 化、概念化、一般化的方案就是说,它应当是最大限度地适于表现内容的方案。
博物馆的陈列都有自身的主题思想,主题思想是陈列内容的灵魂,艺术设计能不能 紧扣住主题思想是至关重要的。艺术设计对陈列内容来说是再创作,应当突出表现 积极、健康的思想情趣。观众往往把参观博物馆陈列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活动, 因为每一个陈列都是研究人员将人类历史文化的演进加以探讨,将人类文化的成就 展示于世人面前,它既向人们传播知识,又使人们从传统的文化中汲取新的创造力, 其思想教育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陈列的主题思想是来源于生活的,既反映着历史,又启迪着现实,忠实于历史,贴 近于现实,这是各种陈列内容主题的共同特征,自然也是艺术设计遵循的一条基本 原则。所以设计师要有坚实的生活实践和知识储备以及高度的艺术技巧,不这样不 足以分别把握不同陈列内容主题思想这一精髓。
形式和内容相统一,这也是准确表达主题重要的一点。本质上讲,内容和形式是相 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陈列艺术也不例外。
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一种辩证关系,其一,内容决定形式,因而形式是适于表现内 容的形式。我国文论主张“为情而造文”,反对“为文而造情”,情在这里是内容 和主题思想,文是形式结构和表现手法。陈列内容和主题思想在设计中的主导作用 上面已经谈到了,能不能为特定的内容寻找相应的表现形式则是设计师一个重要课 题了。
其二,形式对内容有积极能动作用和相对独立性,尽管内容是主导的,但形式也不 是消极被动的,恰当的完美的艺术形式可以使主题思想得到广泛传播、深入人心, 产生广泛持久的社会作用。否则“言之无文、传之不远”,同样的文物,在库房藏 品柜中和在展厅陈列环境中给人的审美感受不一样。为什么?前者是孤立游离的, 后者已经融合进陈列艺术作品中,在一定的主题统领下,在一定的形式结构、艺术 氛围中展示着自己的身价和地位。同一个陈列项目,用不同的艺术设计形式会收到 不同的陈列效果,这是形式的相对独立性在起作用。所以说,离开陈列主题内容的 艺术设计,形式虽美,但苍白无力;反之,没有优美艺术设计的陈列内容,不论内 容怎样正确,也没有力 量。陈列、展览设计主张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归结一 句话就是:要以相应的、贴切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各自不同的内容,达到浑然一体。 陈列艺术,其表现形式有偏重装饰美、偏重外在形式的特点,在设计中处理好内在 形式和外部形式,也就能较全面体现陈列这综合艺术的个性特征了。
如上是对博物馆设计原则做出的分析,除此以外,陈列大纲见诸书面,物化的形象 的陈列、展览依靠设计师进行一系列艺术创作才能见诸观众。陈列并非随意地拼凑 摆放,它需要根据所提供的条件,并且遵循一定的原则来施行。